成都遇见国家说唱歌手...
有人相信成都人有“李白灵魂”,这一次,我相信.
有人说文化是推广城市品牌的原动力. 是真的.
7月4日晚,政府官方博客@微成都打造城市品牌的杰作-民族风格的说唱《醉成都》成功地打破了圈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130万,互动量超过10,000+,覆盖1.14亿人!
这个富有创意的杰作采用融合了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小剧院形式. 穿着唐装的男女在唐代成为成都市民. 他们自由行走在充满美食和娱乐,日常家居装饰和独特文化的古代绘画中. 丝绸竹,动感的歌舞和流行的说唱的古老和现代文化交融传达了巴蜀人生活的乐趣.
这种古老与现代融合的创新形式在年轻人中更受欢迎. 这可以从@微成都的粉丝肖像中看出: 男女比例更为均衡,而18-34岁之间的年轻人群体所占比例更大.
从7月4日至6日的16:00,在博客发布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从微博网友对“醉酒成都”的总体讨论中,总共收集到11,600条相关消息. ,信息音量的第一个峰值;微博音量的最高峰出现在7月5日的23:00,当天共产生了2559条相关的微博评论.
四川省行政管理局局长薄波积极促进合作的传播,并携手帮助建立城市品牌. 据统计,共有118名政府官员在四川宣传,共青团,文化旅游等领域发表了有关“醉酒成都”的文章141篇,累计阅读近200万本. 除了@微成都之外,@四川博物院@成都邮@金堂更新@四川共青团@文明成都和其他许多四川省政府官员和博客作者也一起积极推动内容传播.
除了四川地方政府官员的积极联系外,媒体和媒体人士还成为创意内容传播的“骨干”. @人民网@环球网@头条新闻和其他主流媒体的二次通讯,以及@自得琴舍@成都热排榜@成都生活播报@逗弄成都@成都自由行等成都当地媒体人士的积极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对内容的地理限制,并促进了内容.
从参加内容讨论的网民的地理分布来看,除了四川省的信息分布广泛之外,江苏,广东和浙江的“醉酒成都”相关信息量也很大. 这也证实“醉酒成都”的传播突破了地域限制,成功突破了圈套.
从参加“醉酒成都”讨论的网民的热议来看,“成都”这个品牌牢牢占据着“ C”的流行语,而“民族风格”和“时尚”被复制. “成都人”的“生活场景”,“说唱”的“强奸”,“音乐”形式演唱成都的“慢生活”方式,并且“四川话”也被添加到“视频”功能中. ..建立具有实力和创造力的城市品牌的方式使网民大喊“很棒”!
政府的新媒体使用这种与成都的游戏风格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和时尚风格,将唐代的“音乐之都”用于古代绘画中,将现代说唱形式与民族习俗相结合-这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 成都政务新媒体与时俱进的创造力,也很好地诠释了成都政务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以及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打造城市品牌.
听完《醉成都》之后,你喝醉了吗?
数据描述: 本文由铀媒体撰写和制作. 数据来自蜂蜜信息下的铀媒,新浪舆论,微热点和其他大数据产品. 欢迎引用和转载,请注明出处.
-结束-